牛吉燒肉
信義安和站走過來兩分鐘, 牛吉燒肉是位在轉角的兩層鐵皮屋建築, 一樓是吧檯座位, 二樓有一般座位, 如果想看師傅調味備料做料理等過程, 建議坐吧檯, 不過如果只是想好好享用烤肉以及和朋友歡樂聚會, 二樓空間更適合~ 無論一樓或二樓, 都會有店員桌邊服務幫忙烤肉
因為是和老饕朋友一起來, 訂位點餐什麼都不用動腦, 只要負責吃就好(笑), 套餐通常包括沙拉丼飯冷麵之類, 朋友雖全權交由師傅準備肉品, 但有些他覺得不需要的餐點就請師傅省略, 今天的主要目標就是吃肉啦!
中間候餐期間跑到二樓參觀, 先給大家看一下二樓座位, 每個桌子上面都有排煙系統, 包場的話座位安排在牆側, 店員會在左邊的桌子幫大家燒烤, 就不會是逐桌服務囉
看師傅備料ing, 話說這間牛吉燒肉是之前茗荷阿群師傅的店, 從日料轉型做燒肉讓人訝異, 但再怎麼訝異也沒有來之前遇到的事讓人驚訝~ (不想看廢話的請直接跳過 XD)
其實這次訂位是朋友託朋友訂的, 朋友的朋友是誰即使知道名字我還是不認識, 總之朋友就是訂了位告訴我們準時出現就好, 結果隔天另一位朋友突然私訊我問我說我要去吃牛吉燒肉喔? 一整個嚇到, 因為一來訂位名字不是我, 二來和我一起用餐的朋友們應該不認識這位朋友, 他怎麼會知道?? 原來美國回來的朋友要帶一個朋友來, 而這個朋友剛好是問我的那位朋友的同事, 然後他們前一晚吃飯聊到這次的牛吉燒肉聚會, 說到臉書上面看過我們互按讚什麼之類的想說我們可能認識, 世界就是這麼小 lol
首先送來涼拌菜, 帶點淡淡麻油香氣, 屬於清爽風味
肉品大多簡單鹽胡椒調味
兩種牛舌, 對了, 這餐的肉品裡除了腹部肉來自熊本, 其它皆是仙台和牛
第一道肉品是厚切牛舌
厚切牛舌, 搭配蔥鹽
看似肥厚, 口感軟嫩Q脆, 表層的炭烤香氣十分迷人
泡菜有蘿蔔黃瓜與白菜, 鹹酸辣味十足, 與烤肉一起搭配享用可解油膩
第二道肉品是板腱牛肉
軟嫩帶Q, 不需太費力咬
第三道肉品是生牛肉韃靼, 師傅準備ing
脆餅擺上米飯, 醬漬生牛肉, 海膽, 鮭魚卵
最後再用生山葵泥和紫蘇花點綴
Ta-da! 海膽生牛肉韃靼
一口下去鮮味滿滿, 海膽鮭魚卵和生牛肉的味道都很突出卻不會搶過彼此的風采, 酥脆的脆餅還有wasabi與紫蘇花讓整體平衡得更好
第四道肉品是後腹肉
搭配酥脆蒜片和一顆山椒
超肥超油, 蒜片與山椒可提味解膩, 卻掩蓋不了後腹肉豐富的油脂感
第五道肉品是薄切牛舌中段
中間包蔥鹽
吃起來比較不像牛舌, Q脆口感蠻有趣, 只是相較下我更愛厚切牛舌
第六道肉品是創意料理之一, 偌大肉片上面擺了一球松葉蟹, 佐上魚子醬還有金銀箔
師傅說要一口吃, 這個尺寸真的很大, 我要分兩口才吃得完 XD 鹹香十足, 一入口盡是肉香, 尾韻則是蟹肉和魚子醬的鮮
第七道肉品是翼板牛肉
搭配紫蘇醬
看看那個肉的厚度!
油脂分布均勻, 紫蘇醬的酸甜更襯托出牛肉的鮮甜
第八道肉品是和牛沙朗
和牛沙朗片得非常薄, 烹調手法是近年滿流行的壽喜燒吃法, 肉片加醬快速地在烤爐上來回烤到七分熟
打入蛋黃, 搭配蔥鹽飯
這片牛肉太好吃了吧! 入口即化幾乎不需要咀嚼, 醬的味道也很棒
將肉汁醬汁蛋汁淋到蔥鹽飯上, 非常享受!
米飯煮得軟硬適中, 粒粒分明且飽滿, 肉汁醬汁蛋汁融合一起吃了嘴巴有點黏黏, 鹹甜香濃, 看到照片我又忍不住流口水了
第九道肉品是牛五花
直接搭配檸檬汁
軟嫩且有濃厚油脂香氣, 檸檬汁很好地降低了油膩感
最後來點熱熱的蛋花高湯暖胃
甜點冰淇淋或奶酪二選一, 兩種甜點都有搭配珍珠, 蠻奇妙的組合
牛奶冰淇淋
奶酪
不知阿群師傅從日料轉型賣燒肉的歷程, 確定的是他對食材的要求和做日料時一樣有自己的堅持, 對燒肉料理手法與火侯掌控也有一定的水準在, 朋友說台北燒肉店不少, 吃燒肉他還是喜歡來牛吉, 吧檯輕鬆的氛圍還有不錯的和牛肉款選擇都是主要原因
牛吉燒肉
台北市大安區通安街38-1號
TEL:(02)2708-1629
營業時間 6pm-midnight
- Jan 12 Thu 2023 17:47
牛吉燒肉 信義安和站 和牛燒肉專賣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